地方口音受排挤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环球时报记者 潘亮 董铭】对折法国人总算能够脱节口音桎梏了?据法国《费加罗报》29日报导,近来法国国民议会经过一项新法案——制止讪笑别人的口音。口音轻视与种族轻视、性别轻视和对残疾人轻视相同,都是可被申述的违法行为。轻视别人口音的人面对的最高惩罚为3年拘禁和4.5万欧元罚款。该法案旨在消除在法国职场广泛存在的对巴黎之外区域的人和底层民众的口音轻视。 报导称,在法国,当地口音眼下越来越遭到“傲慢巴黎腔”的架空。议员尤兹(来自法国南部城市佩皮尼昂,也有口音)是“制止口音轻视法案”的发起人。他说,有口音的人常被当作乡巴佬,其讲话也难以让人服气——“在法国政坛,无法幻想一个操着南边口音或任何当地口音的人在纪念日宣布议论或议论中东政治!” 法国《世界报》称,总理卡斯泰就由于西南口音遭到讪笑甚至搞笑节目的仿照。在约6700万法国人口中,简直一半的人说话带口音,这往往成为他们在国家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学术界的“职场天花板”。最新民调显现,法国有1/4的人曾由于口音遭到讪笑,其间不少人以为这是“苦楚的回想”。 尤兹表明,卡斯泰花了不少时刻才让民众承受“他是一个严厉的总理”,与居高临下的“巴黎腔政客”比较,卡斯泰树立了政治家接地气、紧密联系民众的比如。法案支持者以为,口音就像身高、肤色等与生俱来,法语发音理应多元化,我们应该为口音感到自豪。 不过《世界报》一起指出,怎么对口音轻视进行取证将是一个难题。比如在求职面试时,企业很少会明说由于口音筛选应聘者。 原标题:《法国立法制止讪笑别人口音,最高惩罚3年拘禁和4.5万欧元罚款》